<pre id="z7xxx"></pre>

        <pre id="z7xxx"><pre id="z7xxx"></pre></pre>

        <pre id="z7xxx"><ruby id="z7xxx"></ruby></pre>

        <pre id="z7xxx"><ruby id="z7xxx"></ruby></pre><big id="z7xxx"><strike id="z7xxx"></strike></big>
        
        

          <address id="z7xxx"><pre id="z7xxx"><span id="z7xxx"></span></pre></address>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圖片新聞
          綏德:鄉村振興開新局 產業花開遍地紅
          發布時間:2023-01-09 10:06 來源: 榆林日報

          2022年以來,綏德縣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緊緊圍繞鞏固銜接目標任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力保障糧食穩產增產,高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牢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基礎,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再開新局面。

          因地制宜謀發展 特色突出產業強

          近日,棗林坪鎮金水灣村村民魚利軍正忙著在自家棗園里給棗樹施底肥、做修剪。魚利軍介紹說:“我營務著8畝多棗樹,在老品種棗樹上新嫁接的柳選1號有6畝,這個棗個大、皮薄、肉厚,吃起來又甜又脆,糖分充足而且營養價值高,鮮棗一斤最高賣到了10元,均價也每斤七八元,我單賣棗收入有3萬多元?!?

          在棗林坪鎮石岔村紅棗加工廠,負責人郝世琴帶領著十幾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忙碌著,女工分揀、清洗、烘干、打包,男工裝車轉運。郝世琴介紹說:“我們廠的主要業務是把收回來的紅棗加工成灘棗與紫晶棗,然后打包發往山東、浙江、安徽、河北、北京等地出售。紅棗來源主要是本鎮以及佳縣、吳堡等地,廠里的工人也以本村的剩余勞動力為主。2022年以來,已收購加工紅棗200多萬斤?!?

          據了解,類似郝世琴的紅棗加工廠,在棗林坪鎮有三十多家,全鎮紅棗種植總面積達3.4萬畝,為了保障紅棗豐產和棗農豐收,助力鄉村振興,棗林坪鎮積極謀劃,因地制宜,不斷優化品種、提升品質、打亮品牌,并利用地處紅棗優生區的優勢,成功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政企共同發力,推動紅棗加工企業產品創新和規模發展,并依托沿黃資源優勢,加大宣傳推介,打響紅棗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讓紅棗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放眼全縣,與棗林坪鎮紅棗產業同步的,還有崔家灣鎮沙地紅薯產業、薛家河鎮萬畝高粱產業、義合鎮山地蘋果產業、白家鹼鎮大棚蔬菜產業等,因地制宜的特色產業已成為綏德縣鄉村振興路上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的亮點產業、支柱產業。

          精準發力見實效 糧食高產碩果豐

          隆冬時節,走進中角鎮寬灘村,只見家家戶戶的院落里晾曬著玉米、高粱等農作物,院墻外的牲畜圈里,成群的牛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村道路兩旁,也堆放著些許農戶的糧食,整個村子一派殷實的景象。村民郝紹軍夫婦2022年種了近90畝地,其中,60畝地的高粱賣出12.1萬元的好價錢。郝紹軍保守估算,連同剩下的玉米、黃豆、谷子、土豆等農作物和牲畜,2022年總收入約15萬元。和郝紹軍收入差不多的農戶在寬灘村還有很多。

          中角鎮中角村村支書郝鵬飛,在鎮上經營著一家農副產品購銷店,主要收購中角鎮以及周邊縣等地的高粱、黃豆、谷子,之后將統一銷售至外地。郝鵬飛介紹,截至目前,已收購糧食5000噸,計劃收購15000噸。類似郝鵬飛這樣的購銷店,在中角鎮有12家。

          據了解,2022年,綏德縣糧食播種面積增加到79.33萬畝,其中,玉米31.1萬畝、大豆11.24萬畝、薯類12.92萬畝,總產量達24.3萬噸。該縣推進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采取果園套種方式,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1萬畝;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運用漫灌改滴灌、旱作集成、山地“四位一體”補灌、軟體集雨窖等技術,實施旱作節水農業項目2.11萬畝,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萬畝;制定農業產業政策支持清單,適地推廣社會生產化機械化深松土地服務,完成農業生產托管作業5萬畝,落實良種供應保障服務工作,推動農業保險覆蓋率穩步提高。

          高效推動增活力 農文旅融合譜新篇

          2022年12月20日,義合鎮薛家渠村第一書記白海軍和村支書薛海軍從村里出發,前往周邊鎮川、昌汗界兩地的掃帚加工廠參觀學習,他們此行收獲不淺,聯絡到了加工掃帚的機器廠家和制作掃帚的原材料芨芨草批發商。下一步,他們計劃在薛家渠村發展庭院經濟,助力農民增收獲利。白海軍說:“一把掃帚零售價13元左右,利潤空間還可以,如果物流不受影響,正常的話,春節前我們村的庭院經濟肯定能開張?!?

          薛家渠村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中共中央西北局曾在薛家渠村工作、生活了七個月,“義合會議”就是在薛家渠村召開的。據統計,2022年,薛家渠村累計接待游客達2萬余人次。2022年以來,該村依托村里的紅色資源,打造了兩處民宿,依靠租金,現已獲利20萬元。同時,還修建了現代化養豬場,承包給本村村民,一次性給村集體拿到5年的承包費用100萬元。村里還開展了紅色大講堂、振興建言堂,對所有村民進行積分制管理,設置了保潔員、調解員、宣傳員、紅色講解員等76個公益性崗位。村子綜合治理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村風民風、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022年,村集體給村里300戶713名戶籍人口人均分紅500元,紅色薛家渠映紅了村民的紅火日子?!毖\姼吲d地說。

          薛家渠村的發展是綏德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22年,綏德縣依托郝家橋紅色教育基地和名州文化旅游街區,加快實施“一館五址”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大力支持趙家坬現代產業園區、綠源生態產業園區、裴家峁創新園區等集農產品生產加工和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示范園區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縣”,趙家坬園區被確定為全省“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創新現代農業園區、陜北黃河文化產業園入選省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綏德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郭愛軍介紹,下一步,綏德縣將以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堅持穩規模、提質量、增效益,全力推動蘋果、紅棗、設施蔬菜、養殖業等優勢主導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全產業鏈條。同時,加快推進郝家橋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鄉村旅游、餐飲、物流、電商等服務業,吸納群眾就近就業,實現產業、就業相互促進,凝聚縣域產業發展新動力,全面譜寫“三農”事業新篇章。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

          脱了老师的裙子猛然进入

          <pre id="z7xxx"></pre>

                <pre id="z7xxx"><pre id="z7xxx"></pre></pre>

                <pre id="z7xxx"><ruby id="z7xxx"></ruby></pre>

                <pre id="z7xxx"><ruby id="z7xxx"></ruby></pre><big id="z7xxx"><strike id="z7xxx"></strike></big>
                
                

                  <address id="z7xxx"><pre id="z7xxx"><span id="z7xxx"></span></pre></address>